|
听风者 (2012)
听风者 (2012)
神秘的701部队就是专门为监听敌台设立的——郭兴中(王学兵饰)是701的领导,而沈静(范晓萱饰)则是其中的职员,但由于沈静家庭背景的关系,所以她永远都是独来独往。 伍昌(董勇饰)则负责在监听组的人确定了敌人位置之后将其抓捕回来。 何兵(梁朝伟饰)是个街头小混混,是一位盲人,拥有超凡的听觉特能,并以此为生计。 1951年的10月8日,701突然发现,所有的敌台全部消失了,唯一的解释就是敌特分子启用了新的发射频道,所以需要优秀的侦听人员,因此701派出张学宁(周迅饰)到上海去找调琴师罗三耳。 张到达上海后发现真正的调琴师是盲人却拥有特殊技能的何兵,便将何兵“请”到701来,希望他能为新中国服务,可就在将他带入车中的时候,罗三耳见到了张学宁的面貌,也为后期张学宁之死埋下伏笔。何兵帮助701找到了敌人的全部电台,也同时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孩,并与她结婚,张学宁还请来了名医为何兵治好了眼睛。 可是在一次侦听中,何兵的失误导致了张学宁牺牲。何兵悲痛万分,在一个雨夜又弄瞎了自己的双眼,但同时他的听力再一次变的灵敏,重新为701找回了敌人的电台。 讲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战幔绷张、敌我犬牙交错里,攸关国势命途的神秘机关“七零一”陷入空前危机,扭转局面的,居然是一来自民间的默默无闻的盲人,因为他,战局陡然扭转,围绕在这个奇人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 剧照
《听风者》:当爱未曾说出口的时候,你只能不断地错过最初的自己《听风者》:战争背景下的真实而珍贵的爱情故事《听风者》是一部由香港导演执导的主旋律影片,通过独特的视角,揭示了20世纪50年代初一段发生在非常时期的不寻常的爱情故事。在国共两党的激烈斗争中,情报成为了双方争夺的关键。为了获取对方的机密信息,双方都派遣出了一批特工人员,深入敌方内部进行侦查和破坏。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爱情也在悄悄地萌芽。电影展示了三对感情线索:张学宁与“老鬼”、张学宁与阿兵、阿兵与沈静。然而,在张学宁的内心深处,与“老鬼”的感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张学宁是一个出色的特工人员,她深知自己工作的危险性和重要性。在工作中,她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性,以确保任务的成功完成。然而,在面对“老鬼”时,她的内心开始动摇。在长期的斗争和交往中,两人逐渐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既有互相欣赏的成分,也有对对方的了解和信任。在张学宁心中,“老鬼”不仅是一个敌人,也是一个值得尊敬和爱的人。在与“老鬼”的感情中,张学宁经历了一种内心的挣扎和纠结。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知道与“老鬼”之间的感情是没有未来的。 然而,她又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无法割舍这段感情。在这种复杂的情感中,张学宁开始了一场危险的赌博。她决定利用自己的感情去接近“老鬼”,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更多的情报。而“老鬼”也对张学宁产生了怀疑和警惕,他开始了一场针对张学宁的反侦察。在这场爱情的角力中,张学宁和“老鬼”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影片中的爱情故事虽然只是整个剧情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影片最为动人之处。在战争的背景下,爱情变得异常珍贵和脆弱。张学宁和“老鬼”之间的感情虽然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但它却是两人心中最真实、最珍贵的感情。 这种感情超越了立场、信仰等精神层面的信息,成为了两人之间最纯粹的纽带。除了爱情故事外,《听风者》还展示了国共两党特工人员之间的斗争和较量。影片通过双方的行动方式和行为逻辑揭示了游戏规则不会因立场而改变的事实。在双方特定的角色下,听到的是一样的风声。这种揭示使得影片的主题更加深入和丰富,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听风者》是一部充满悬疑、刺激和感动的影片。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战争背景下爱情的珍贵和脆弱。影片中的爱情故事虽然只是整个剧情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影片最为动人之处。 此外,《听风者》还为我们揭示了国共两党特工人员之间的斗争和较量,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在影片的结尾,张学宁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风景,心中充满了失落和痛苦。她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在回忆着自己与“老鬼”之间的点点滴滴。这段感情的终结,对于张学宁来说,是一种无法承受的痛苦。然而,她也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知道自己不能沉浸在这种痛苦之中。在整个影片中,张学宁的形象被塑造得十分立体和饱满。她不仅是一个出色的特工人员,也是一个有情感、有思想的人。 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既有对工作的忠诚和执着,也有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这种复杂性和真实性,使得张学宁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除了张学宁外,影片中的其他角色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故事。阿兵和沈静之间的感情线索,虽然不如张学宁与“老鬼”之间的故事那样引人入胜,但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和情节。此外,影片中的音效和画面也十分出色,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紧张、悬疑的氛围。影片中的“听风者”这一角色也十分引人入胜。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不仅有着过人的听觉能力,还能够从风声中洞察出敌人的动向和计划。 他的这种能力,使得他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听风者”的身份和目的却始终是一个谜。这种未知和神秘感,使得“听风者”这一角色更加引人入胜。影片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也为故事增添了厚重的底蕴。20世纪50年代初,是一个充满战争和动荡的年代。国共两党的斗争日益激烈,双方都在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侦察和破坏。在这种背景下,特工人员的工作变得异常危险和重要。他们不仅要面对敌人的侦察和破坏,还要应对内部的怀疑和背叛。这种复杂性和真实性,使得影片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最后,影片中的主题和意义也值得我们深思。《听风者》不仅是一部谍战题材的电影,更是一部探讨人性、爱情和信仰的电影。它展示了不同立场、不同信仰的人们之间的斗争和较量。他们之间的故事,既有互相利用的成分,也有真正的感情流露。这种复杂性和真实性,使得影片的主题更加深入和丰富。《听风者》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影片,它通过深入而真实的爱情故事、国共两党特工人员之间的斗争和较量,展示了战争背景下的人性和情感。 它引人入胜的剧情、饱满的角色形象以及出色的音效和画面,使得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氛围,更能够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毁和影响。影片的结尾给观众留下了许多疑问,让人不禁思考张学宁的选择和她内心的纠结。你认为在面对爱情和使命时,一个人应该如何抉择?请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宣传活动 2012年3月20日,该片主演及主创人员出席第36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并宣布影片定档8月10日公映 [18];6月15日,该片发布电影先导海报 [22];6月17日,该片在上海电影节举行新闻发布会暨“听风者之夜”酒会,并同时发布首支30秒预告片 [21];7月2日,该片发布先行版预告片 [24];7月15日,该片发布2分钟官方预告 [25];7月31日,该片在上海举行首映见面会 [28];8月5日,该片在北京UME影城举行了DMAX首映仪式 [20];8月7日,片方在广州召开首映发布会 [16];8月13日,片方在广州举办庆功会 [19];8月15日,该片发布制作特辑之音乐篇 [26]。 制作公司
(制作公司参考资料: [9]) 上映信息
播出信息
正面评价 《听风者》画面精美、音乐加分,且勇于变革,并颇有创意。其在谍战之外,引入“心战”,注重表现人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情感,通过塑造人物来推动故事,打造了一部具有文艺气息的谍战电影。除了电影故事和风格,该片的品质也获得了普遍的好评,服装、化妆、道具、音乐等,尤其是周迅在片中的表演,都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同 [10] [27](《新京报》、新浪娱乐评)。 负面评价 《听风者》过多的情感戏和文艺气息消解了谍战片应有的张力。对一般观众而言,谍战就意味着紧张、悬疑、惊悚,但是这些元素,《听风者》里都没有。即使有,也被感情戏压过风头,不容易被观众捕捉到。另一方面,该片设置了阿兵这个天赋异禀的“听风者”,任何不合理的情节都可以用“天赋”来解释,而不用费心想情节,缺乏了说服力,并过早地就把敌方的大BOSS暴露在观众眼前,令剧情失去了悬念。除此之外,梁朝伟的普通话配音也受到了质疑,让观众觉得不够贴切。总体而言,该片的谍战部分不够充分、悬念太少,全片缺乏一个强有力、贯穿始终的故事核心,过多的感情元素和文艺气息稀释了紧张氛围,导致该片丢失了谍战片的原汁原味 [11] [19] [27](《新京报》、网易娱乐、《北京晨报》评)。 剧情简介
|
黑马奈飞
News Information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