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英语:Film/Movie;法语:Cinéma)是一种特殊的媒介手段,从媒介性质角度来看,电影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审美及大众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接受状态来看,电影可以被看成是观赏者的视网膜上映现并且被切实感受和体验的状态。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利用他们发明的“活动影戏机”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放映他们拍摄的《工厂大门》,这一天被视作是电影诞生的起点。 经百余载的发展,电影已发展出多种类型,包括西部片、黑帮片、侦探片、喜剧片、歌舞片以及家庭情节剧等, 历史沿革电影的诞生电影的发明离不开摄影术、幻灯术以及运动知觉原理。摄影术的发明始于18世纪末:1793年起法国发明家约瑟夫·尼埃浦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开始进行摄影术研究,1827年拍摄出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1839年路易斯·达盖尔(Louis-Jacques-MandéDaguerre)发明了“达盖尔照相法”,到了1878年,干板摄影术的革新使得瞬间曝光技术得以实现。1888年,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发明了柯达(Kodak)照相机,1889年引入了赛璐珞(Celluloid)胶片,这种胶片能记录多格画面从而记录完整的动作,胶片和摄影术发明的结合使电影的拍摄和印制成为可能。 比利时教授约瑟夫·普拉托基于视觉暂留原理,发明了能将一个运动分解成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诡盘”,诡盘能使运动体呈现出类似于电影慢动作的效果。1834年英国人威廉·乔治·霍尔纳在诡盘基础上制成“走马盘”,可容纳更多图像。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发明家、科学家进行了初期的拍摄实践:1878年,英国照相师爱德华·幕布里奇为弄清“马在奔跑时是否四蹄离地”拍摄出了著名的跑马快照。1887年10月,发明家爱迪生受到幕布里奇启发发明了电影摄影机,威廉姆·K·狄克逊(Wliam K.L.Dickson)用这种摄影机拍摄了大量短片,并进行放映。1894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活动电影机,并在1894年9月拍摄短片《工厂大门》。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售票放映《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影片,当晚只有35名观众,几周后咖啡馆每天要接待2500人。 尽管将1985年12月28日视作是电影诞生日的说法已成主流,但史学家的观点可大致分为三派:技术发明论、艺术生成论和社会影响论。技术发明论者将电影的诞生与技术发展紧密结合,如巴拉兹·贝拉(Béla Balázs)将卢米埃尔兄弟公开放映电影的1895年12月28日视作电影的诞生日,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和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认为卢米埃尔兄弟将电影诞生的五个技术方面的先决条件整合在一起,因而他们是电影的发明者。艺术生成论者以电影作为媒介的自觉和语言创造等作为电影诞生的标准,持这类观点者认为电影诞生于其作为“艺术”被看待之时。如乔治·萨杜尔(George Sadoul)认为卢米埃尔兄弟利用电影记录,而在梅里爱手中则成为了一种表达手段。而社会影响论者以社会及文化影响力作为电影诞生的标准,如安德烈·戈徳罗(André Gaudreault)在《电影与吸引力》(Film and Attraction)中提出1903年前,电影在媒体中基本是不可见的,人们也不常谈论电影。但1903年电影技术的发展使观影体验更佳,同时报纸中充斥着电影相关话题、电影行业出版物遍地开花,这使得电影真正独立于其他媒介形式。达德利·安德鲁(Dudley Andrew)也持相似观点,认为电影在1910年左右才真正成为自己。 早期电影发展电影放映取得成功后,卢米埃尔兄弟通过培养数十名摄影师将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推广至多个国家。 无声电影时期无声电影时期世界电影发展以欧洲和美国为中心。欧洲电影方面:19世纪初期法国出现了最早一批电影公司,如百代电影公司和拉菲特兄弟创立的“艺术电影公司”,由“艺术影片公司”拍摄的一系列旨在将舞台剧发扬光大的影片代表了彼时法国电影的最高成就,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法国相继出现了以路易·德吕克为首的电影流派——印象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和室内剧兴起,英国电影在20世纪最初十年出现了一个重要电影学派——布赖顿学派,前苏联电影则出现了成就斐然的蒙太奇学派。而在大洋彼岸,20世纪10年代美国出现了近一万家镍币影院(一种入场价格很低的小型影院)以及如埃德温·鲍特、格里菲斯这样的对世界电影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电影艺术家。1911年起第一家电影公司在美国西部好莱坞建立起来,随后好莱坞电影体系建立,并在19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一直处于其全盛时期。 有声电影的兴起电影自发明起,发明家们即开始尝试将声音加入电影,直到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问世,宣布着有声电影的诞生。 战后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好莱坞的黄金时代虽已过去,电影业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随着20世纪50年代的到来,美国电影业遭受来自电视的竞争、观影群体的变化、欧洲电影的影响等多方面打击,开始走下坡路; 当代电影发展从无声电影到立体电影,从光学、化学设备到电子、数字设备,电影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20世纪80年代数字视觉特效成为好莱坞大片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出现实时空中难以出现的时空场景、运动方式和角色形象。20世纪90年代末,在电影制作中使用数字技术生成或修改影像已成为一种制作惯例。实景拍摄画面和计算机生成影像能同时出现在电影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影片的光线结构和色彩构成。 电影艺术特征媒介特征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种交流手段、一种工业——始终主要取决于技术的革新。
产业特征除却部分实验影片和艺术影片外,常规故事电影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电影的运作往往需要得到市场的回报,电影不仅具有艺术特性,同时也具有商品特性。好莱坞电影体系是全球最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但在好莱坞的发展中并没有放弃对电影艺术的探索,正是因为好莱坞将商业和艺术巧妙地统一起来,才生产出了如《现代启示录》《辛德勒的名单》《生于七月四日》这样优秀的影片。 审美特征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这种综合造就了逼真性与虚拟性的统一,这也使得时空/视听一体化成为了电影最基本的美学属性。电影的画面使其具有呈现/再现空间的可能,同时每一个画面空间都处在时间的流动过程中,每一个时间点都是由画面空间呈现出来的;电影中声音与画面的同步与异步、对立与统一能够共同产生不同意义,声音与画面的融合大大提升了电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要电影流派及运动英国布莱顿学派20世纪最初十年,布莱顿学派在英国海滨城市发展起来,该学派由英国几名有影响力的摄影师组成,代表人物为乔治·阿尔伯特·史密斯和詹姆斯·威廉逊等。布莱顿学派深受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实美学思想影响,并继承了其力求真实摄录现实生活的美学原则,但布莱顿学派又突破了机械复制生活的局限,吸取了梅里爱的美学思想。在内容方面,此学派作品通常取材于普通小人物的生活和劳动,并开始触及一些社会问题,并兼有批判之意。在电影语言方面,布莱顿学派最早采用了二次曝光、移动摄影、叠印、全景、停拍等技巧并首创了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如乔治·阿尔伯特·史密斯的《祖母的放大镜》第一次使用了特写镜头,并将其与远景镜头交错出现,威廉逊所拍摄的《亨莱的赛船》运用了平行蒙太奇,《中国教会被袭记》中则出现了视点多变的摄影机运动。 苏联蒙太奇学派苏联蒙太奇学派是20世纪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安装,苏联蒙太奇学派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期活跃于苏联电影业并对蒙太奇理论、实践作出过贡献的艺术家群体,其中主要包括爱森斯坦、维尔托夫、库里肖夫、普多夫金、杜甫仁科等人。库里肖夫曾提出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和“电影模特儿”理论,他认为蒙太奇原则是电影特性的基础;爱森斯坦是一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电影艺术家,他提出了“吸引力蒙太奇”的概念,《战舰波将金号》《罢工》《十月》是其代表作品;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否定故事影片,推崇新闻片,认为电影的作用在于如实地纪录现实;普多夫金则对电影蒙太奇进行了分类,他把蒙太奇划分为“结构性蒙太奇”与“对比蒙太奇”两大类,为蒙太奇的理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法国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20世纪20年代,受到印象派绘画的影响,以路易·德吕克为中心,包括阿倍尔·冈斯、谢尔曼·杜拉克、让·爱浦斯坦、马塞尔·莱皮埃等人在内组成了法国印象派的主力。印象派电影艺术家们组建了小型电影公司或工作室以独立制作影片,打算在商业电影实践中渗透其艺术主张。印象派电影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着重创造氛围,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的重要角色,追求造型美、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在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以外,印象派电影还因其在叙事中呈现电影角色内心深处的意识、情感等而得名。印象派电影代表作包括《流浪女》《车轮》《黄金国》《忠实的心》等等。1924年,随着主力路易·德吕克的去世,印象派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告一段落,随之出现的是先锋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在欧洲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法国先锋派电影在印象派电影发展告一段落后逐渐发展起来,在有声电影出现后开始衰落。先锋派电影的出现受到以尼采、弗洛伊德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美国商业电影的影响,其种类主要包括“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和超现实主义电影。先锋派电影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反对将电影视作商品,否定其大众性和功利性,以期其成为仅供欣赏的艺术品,其二是借用现代主义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方法,如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法国先锋派代表作品主要包括隶属于“纯电影”的费尔南德·莱谢尔的《机器芭蕾》、达达主义电影代表作——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以及超现实主义代表作品谢尔曼·杜拉克的《贝壳与僧侣》、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黄金时代》等。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作为20世纪20年代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开端,出现于1919-1924年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政治、经济上的动荡不安使德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产生了失落感、危机感,他们对现实不满,对未来感到无望。1919年在表现主义运动的影响下,罗伯特·维纳创作出了第一部表现主义电影作品同时也是表现主义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此外,表现主义代表作品还包括《詹尼恩:一个吸血鬼的传说》《泥人哥连出世记》《三生计》《玩家马布斯博士》《诺斯费拉图》以及诞生于1924年的表现主义压轴之作——保罗·莱尼的《蜡像馆》。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场面调度,在这些作品中导演们运用风格化的表面、对称、变形、夸张以及相似图形的并置去讲述光怪陆离的恐怖、奇幻故事。表现主义电影的影响源远流长,它不仅对战后德国电影产生了影响,同时对美国20世纪30年代恐怖片、盗匪片和20世纪40、50年代的“黑色电影”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诗意现实主义电影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它不能算是一个整体的运动,也没有系统的电影理论,而是一种电影创作倾向。1929年开始法国卷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举国上下经济低迷,但电影工业的衰败为电影艺术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大量创作者进行了自己的电影创作,使得这一时期的法国电影呈现出既“诗意”又“现实”的特点。此时期电影作品多选择呈现法国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并且大量调动电影的表现手段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表现形式上有别于蒙太奇的剪辑组合,多采用长镜头和深焦镜头。演员表演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代表人物及作品包括先驱人物雷内·克莱尔的作品《巴黎屋檐下》《百万法朗》《自由属于我们》《七月十四日》,让·维果的纪录片《尼斯印象》和《游泳冠军塔里斯》、故事片《操行零分》和《亚特兰大号》以及创作主力马塞尔·卡尔内的作品《珍妮》《雾码头》《北方旅馆》《天色破晓》《夜间来客》《天堂的孩子》。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社会问题频出,人民遭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伤害,然而此时意大利影坛上仍被法西斯宣传片、表现资产阶级爱情纠葛的“白色电话片”和由旧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书法派”电影所充斥,一部分进步的意大利电影工作者站在反法西斯主义的人道主义立场,密切关注社会生活,走出精致的摄影棚,以纪实手法展现意大利社会的真实面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2-1945年的准备时期主要代表作包括维斯康蒂《沉沦》、德·西卡《孩子在看着我们》和勃拉塞蒂《云中四部曲》,1943 年,翁贝托·巴巴罗教授写出了《新现实主义宣言》,并发表于1942年的进步杂志《电影》上;第二阶段全盛期为1945-1950年,主要代表作品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德意志零年》、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德·西卡《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米兰奇迹》《风烛泪》等;第三阶段为1950-1956年的分化终结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20世纪50年代告一段落。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突破了电影传统,可谓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美学革命,标志着现代电影的开始。 法国新浪潮电影法国新浪潮是电影史上最值得关注的一场电影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新浪潮复兴了曾经享有盛誉的法国电影,复活了国际艺术电影以及电影批评和理论,并明显改变了法国内外的电影制作。 法国新浪潮开始于1958年,结束于1968年“五月风暴”中的戛纳电影节。20世纪五十年代末法国涌现了一大批二三十来岁的年轻新导演,约120名法国新导演在1958年至1964年间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法国新浪潮的兴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以安德烈·巴赞的《 电影手册》 杂志为阵地团结了一批青年影评人,他们对彼时的法国商业电影进行了抨击,强调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作者论”理论,1958年安德烈·巴赞去世后,这批影评人开始进行自己的创作实践,并成为了新浪潮电影的主将;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电影无力与好莱坞大片抗衡,于是电影投资人开始对《电影手册》的青年影评人的想法感兴趣,并资助他们拍电影。 新浪潮电影代表作包括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四百击》《二十岁时的爱情》、让-吕克·戈达尔的《精疲力尽》《卡宾枪手》《疯狂的皮埃罗》、埃里克·侯麦的《狮子的标记》、克劳德·夏布洛尔《表兄弟》等。 “左岸派”电影与新浪潮电影运动几乎同时,法国还出现了“左岸派”导演群体,这个群体包括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兰·罗布一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让·凯罗尔和亨利·科尔皮,因他们均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而得名,“左岸派”导演多为作家出身,他们之所以走向电影,是想借电影这种艺术手法加强他们的文字表达,代表作品包括《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广岛之恋》《长别离》《横越欧洲的快车》,“左岸派”导演虽说没有组成一个学派,但仍有其共同特点,其作品在题材上倾向于探索人的精神世界以及错综交替地表现时间,在影片风格上“左岸派”作品经历了记录式的现实主义、外在与内相混合的现实主义向纯内心的现实主义发展。“左岸派”导演及其作品的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将逻辑的、线性的时间改变为错综复杂交替的“心理时间”,空间也由具体的物理空间或叙事空间改变为“心理空间”,在时空转换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新德国电影新德国电影运动是德国战后电影史最重要的事件之一,20世纪五十年代末,德国经历了战后首次经济危机,社会的各种矛盾暴露后,德国影坛上缺乏思想内容和艺术追求的娱乐性影片对观众失去了吸引力,加上电视对电影业的冲击,这使得德国电影观众在1958-1961四年间下降了27%,此外,由于政府不再提供拍片“保证金”并征收高额娱乐税等原因导致德国电影产量下降、影院关闭。1961年,德国送往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参加比赛的五部影片均因艺术质量低劣而被退回,同年的联邦电影奖评选活动连一部最佳影片或最佳导演奖都评选不出。于是1962年2月28日第八届西德短片电影节上,亚历山大·克鲁格、埃德加·赖茨等二十六位年轻导演、摄影师与制片人共同发表了著名的《奥伯豪森宣言》,主要精神有两点,其一是欲与传统的商业性电影进行决裂,其二为创立新的国际性的电影语言。随后新德国电影运动经历几次创作高潮,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落下帷幕。新德国电影四杰及其代表作包括莱纳·维纳·法斯宾德《爱比死更冷》《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莉》、福尔克·施隆多夫《青年托尔勒斯》《大吵大闹》、维纳·赫尔措格《阿基尔,上帝的愤怒》《人人为自己,上帝反众人》《诺斯费拉图》、维姆·文德斯《艾莉丝城市漫游记》《美国朋友》《事物的状况》《德克萨斯州的巴黎》。 道格玛95运动(Dogma95)1995年3月13日,四位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索伦·拉夫·雅各布森、克里斯蒂安·莱福林、托马斯·温特勃格联合发表了关于电影导演的宣言,后来被称为“DOGMA95”宣言,此宣言包括十条电影拍摄制作领域的具体原则,要求抛弃各种人工修饰,返归叙事和人物本身。被认为符合DOGMA95的电影将获得一张证书,以表明它是一部符合DOGMA 95标准的电影。DOGMA1 -4号作品分别是托马斯·温特伯格的《家宴》、拉斯·冯·提尔的《白痴》、索伦·克拉格·雅各布森的《敏郎悲歌》和克里斯蒂安·莱沃的《国王不死》。 电影类型电影形态
电影类型根据题材划分的不同电影类型,并没有形成特殊的电影叙事规则和主导模式,而区别于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一致的题材、人物设置、叙事模式等共同点的“类型电影”。
类型电影
电影元素电影语言元素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其语言元素既包括视觉、听觉,也包括使视觉和听觉组合在一起的内在元素——“蒙太奇”。 画面画面是电影的基本元素。 声音声音加入电影后,大大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功能,如声音的进入增加了画面带给观众的真实感、声音还取代了大部分穿插于画面间的字幕、扩展了画面的空间、建立了多种多样的声画关系同时还使得电影中偶尔的沉默和省略成为了有力的艺术手段。电影中的声音包括人声、音效和电影音乐三种,常见的声画关系主要包括声画同步和声画对位:声画同步指声音和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情绪、气氛等基本一致,互为补充,这也是电影中最常见的声画关系,而声画对位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声画并行和声画对立,声画并行指声音不重复画面所表现内容,而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物心理动机、情绪状态和渲染环境气氛,声画对立则指声音和画面逆向发展,一般用作暗示、隐喻等效果。 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原为建筑学术语,意指装配、安装、组合,在电影艺术中,蒙太奇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蒙太奇作为一种电影思维,主要通过剪辑这种方式使得电影中的镜头与镜头、画面与声音产生有机的联系。在电影里,蒙太奇的使用能够使影片的叙事保持连续性与一致性、引导观影情绪和联想以及构建各种各样的电影节奏。蒙太奇主要可以被分为三类,一是叙述事件、交代情节的叙事蒙太奇,例如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第二类是能够抒发情感、阐述思想观念的联想蒙太奇,如类比蒙太奇、冲突蒙太奇等;第三类则是从形式上为观众提供审美心理愉悦的修饰蒙太奇。 电影创作元素剧作电影文学剧本首先决定着一部电影能否投入摄制,其次在拍摄过程中,整个拍摄均围绕着以文学剧本为依据的分镜头剧本完成,最终文学剧本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部电影的未来,正如美国电影剧作家悉德·菲尔德所言:一个电影导演可能会根据一部伟大的剧本拍出一部伟大的影片或一部糟糕的影片,但绝不可能将一部糟糕的电影剧本拍成一部伟大的影片。 导演电影导演是一部影片的灵魂人物,在电影成为批量生产的标准化产品后,导演的中心地位曾经受到过冲击,但几乎没有人能够否认导演之于一部电影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演在执导一部电影时需要履行的职责可归纳为三大点:导演构思、创作分镜头剧本以及参与并指导各阶段工作。导演构思时需对影片做整体思考,例如影片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影片基调等等,除了对影片做宏观思考外,导演还需将这些构思落到实处,创作尽可能详细的分镜头剧本,做了前期准备后,在拍摄时,导演需同各部门共同创作,完成影片摄制工作。从现场拍摄到后期制作,均需导演进行指导。 表演自电影诞生以来,电影演员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影片与观众之间最重要的媒介,不仅支持着电影叙事的发展,引导着观众的观看,而且电影明星还是吸引观众的重要营销元素,可以说演员们的表演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兼具市场价值,相对于其他表演艺术,电影中的表演需要形象逼真,同时演员的表演需要围绕摄像机,面对镜头表演要求演员具有一定的镜头表现力,比起戏剧演员连续性、现场性的表演来说,电影演员的表演是非连续性和非现场性的, 摄影摄影机被喻为电影艺术家的画笔,在影片摄制过程中,摄影机的运用和摄影师的创造十分丰富,主要通过机位的选择、拍摄角度的变化、摄像机的运动方式、特殊光学镜头、特技摄影和布光等完成满足电影需要的多样化的摄影。 剪辑剪辑是电影创作的终点,而剪辑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电影中时间的处理,剪辑包括画面剪辑和声代剪辑,在进行画面剪辑时剪辑师需要顺镜头、对镜头进行调整、对场次进行调整,最终将片长调整到合适的长度。 电影制作准备阶段电影制作的准备阶段即前期制作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职务是编剧和制片人。制片人在电影准备阶段需根据剧本发展出整个制作计划、筹募资金、安排人事等。除制片人外,编剧和导演在准备阶段也起重要作用:电影剧本通常起源于一个构思,只有当此构思得到认可后,它才能进一步扩展成为一部电影文学剧本。电影文学剧本完成后,导演会根据此剧本完成自己的分镜头剧本——将文学剧本内容分切成镜头以供拍摄使用的剧本。剧本完成后,导演根据剧本要求进行拍摄选景、选角等相关工作,为拍摄阶段做准备。 拍摄阶段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影片摄制组成立,随后即可以进行影片的拍摄。摄制组一般由摄影师、美工师、演员、录音师、作曲、化妆师、服装设计师等专业人员组成,在开拍前,这些专业人员还需在导演的统筹下,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包括电影场景的视觉设计、美工部门搭置布景或实景加工、助理寻找道具、服装设计师设计制作服装等。进行影片拍摄时,在导演组(场记、导演助理、第二组导演)、摄影组、录音组的协助下,导演根据分镜头剧本,将同一场景的镜头放在一起拍,每一个镜头会拍摄数次,后期根据实际呈现效果进行取舍。 后期制作阶段拍摄阶段完成后,影片后期制作的主要工作是剪辑和混录。剪辑师根据拍摄得到的成果首先进行一次粗剪,此过程仅按照分镜头剧本将所拍摄的镜头按照顺序串联起来,不含任何声音效果和音乐。粗剪完成后,声音剪辑师负责将所有的声音组成音带,录音完成后,在合成混录阶段,导演、剪辑和声音剪辑师会将大量独立声带合成一个母音带,母音带完成后会被转到底片上,有声音和画面的电影版本就诞生了。 附:美国电影协会(AFI)百年百影榜单(十周年版)
|
|
|
《爵迹》 范冰冰加盟
9.2
简介:公元前15世纪,一场发生在商王祖丁后人与商王南庚后人之间的王位争夺战愈演愈烈…
类型:奇幻/动作/剧情/网络剧